立项号: 2425610994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项目背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培训”项目是由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负责研发,专门针对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开展的培训课程。课程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为底蕴,以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为切入点,通过“小我”(自己)和“大我”(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介绍,引导教师学习“如何帮助孩子们学会‘寓小我于大我’、‘利他互助’、‘利他自利’”等。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儿童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小培养利他互助的好习惯,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全面健康的成长。
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们就该项目的内容在北京多所学校开展了试点实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发现学生的各项心理健康指标,包括:积极情绪、自尊、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学业、感恩、利他等均有明显上升,同时消极情绪明显下降;家长数据表明,在家长眼里,孩子的积极情绪、自信、热爱学习、利他感恩和亲子关系等都有显著改善;教师数据同样支持上述效果,教师评价认为,学生的积极乐观、自信阳光、遵守纪律和同伴互动等具有显著提升。
该项目的特点:1.理论深厚宽广:将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相结合,既体现“文化自信”也体现科学严谨性;2.内容深入浅出:由理论导入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3.方式丰富多彩:老师讲述、课堂实操、团体活动、现场答疑等环环相扣。
招生对象
1. 幼儿园园长、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
2. 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
3.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学感兴趣并有强烈的学习意愿,能够在幼儿园和学校中传播心理健康相关理论知识并推动实践应用的其他教师。
教学安排
上课时间:2024年11月15日—2024年11月17日
总学时: 共24学时
授课方式:线下面授
学习任务
1. 完成课前签到,达到考勤要求。
2. 完成学习学时要求。
3. 课程学习完成后提交作业并在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后提交实践总结报告。
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
学时 |
姓 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当心理学遇到传统文化 |
4 |
李虹 |
教授 |
清华大学 |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如何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
4 |
王文静 |
教授 |
北京师范大学 |
儒释道精髓 |
4 |
李四龙 |
教授 |
北京大学 |
正念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
8 |
彭贤 |
副教授 |
兰州大学 |
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 |
4 |
黄琳妍 |
讲师 |
北京教育学院 |
*课程内容可能有部分调整,授课教师如遇调整,以实际安排的为准*
学习费用
本培训项目为公益项目,不向参与该项目培训的学员收取报名费、听课费、教材及讲义费、证书费、教学管理费,同时承担学习期间参训学员的食宿费。
参加培训的学员仅需承担必要的交通费。
学员人数
最低开班人数:30人
注:本培训项目设有最低开班人数要求,报名人数未达到最低开班人数,将取消或延期举办该项目。
证书颁发
圆满完成本项目课程,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考核标准,符合结业条件,由清华大学终身教育处统一颁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培训班”学习证书,加盖“清华大学继续教育证书专用章”,证书号可登录清华大学继续教育与认证网http://thtm.tsinghua.edu.cn查询。
报名流程
1. 登录网页https://www.wjx.cn/vm/rpPuinP.aspx#进行注册报名;
2. 项目组收到注册信息后进行入学资格审核,入学资格审核通过后将会有工作人员用邮件形式通知您;
3. 报名截止日期:2024年11月5日。
报名联系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 梅老师
电话:010-62772383
地址:清华大学吕大龙楼1108室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与认证网
查询项目请登录:http://thtm.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