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资源 1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动态信息 > 正文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成功举办中国首届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大会

日期:2020-02-06

浏览次数:

2012年5月11-12日,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与北京万生心语教育机构承办的为期两天半的中国首届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大会顺利圆满地闭幕。

这次大会是国内首次专门探讨团体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学术盛会,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广西、西藏外)以及港澳台地区约500人参加了大会(其中会议代表450人)。与会人员所从事的团体专业工作的领域涵盖了大中小学、医院、企业、政府、军队、司法机构等。大会还邀请了美国团体治疗学会AGPA现任主席Jeffrey L. Kleinberg博士、韩国团体咨询学会会长金昌大教授、韩国著名团体咨询专家柳东秀先生、台湾团体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陈若璋教授、台湾团体咨询教育家吴秀碧教授、台湾团体咨询与心理剧专家赖念华副教授、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陈丽云教授等在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领域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很高的学术声望的嘉宾,请他们分享在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发展以及各个领域的理论与实务,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

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心理咨询是专业助人工作的主要形式。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团体咨询与治疗以其广泛地适用性、易操作及有效性等特点,已经在教育、卫生、社会福利、部队、司法、企事业等领域得到一定范围的应用,团体技术已经成为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社会工作者、企业培训师、监狱心理矫治师、青少年工作者和部队军事训练师必备的技能。大量的研究证明,团体心理咨询与团体治疗对于处理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问题,以及多种心理困扰与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障碍、创伤等),都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法。甚至对一些躯体疾病,如癌症和艾滋病等,有效的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社会功能。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应用团体技术 促进人际和谐 提升心理健康

举办本次大会的主旨在于,为全国同仁搭建一个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开阔和拓展学术的视野,交流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应用与研究的成果,探讨、观摩与学习现有的团体咨询与治疗的有效技术与方法,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团体咨询和治疗更科学更专业的发展。大会主席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樊富珉教授。在会议举行的两天里,共组织了由来自美国、韩国、台湾、香港与国内的嘉宾分享的7场主题报告、6场嘉宾工作坊、9场国内专家工作坊以及8个学术交流分会场,共有83篇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与会代表就不同团体咨询与治疗的流派与不同领域的团体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体验。大会闭幕之后, 5月13-14日举办3个会后工作坊(敏感性训练团体工作坊、表达性艺术团体工作坊、眼动脱敏创伤/压力治疗取向的团体治疗)。

与会代表反映,此次学术会议的规模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交流充分,研讨深入,成果丰硕。与会代表还反映,大会增强了实务工作的能力与信心,提升了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研究的水平。

2011年10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我校心理学系樊富珉教授担任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而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如此多的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热情投入,也充分表明国内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的工作确已进入一个崭新的专业化发展的阶段。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也是团体咨询与治疗工作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契机,无论是从个人和谐、人际和谐还是社会和谐的角度,无论是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幸福感,还是维护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疾患的需要,团体心理咨询与团体治疗都大有用武之地。

2012年5月12日

樊富珉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大会现场

关闭

Copyright © 2002 - 2025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