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的指导能力和责任意识,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于2025年10月30日中午12:30在自强科技楼吕大龙楼1100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以“如何做一名合格指导教师”为主题的专题培训会,会议由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副主任张丹老师主持。

培训会现场
本次培训紧密围绕学校关于研究生培养的规章制度与指导精神,系统梳理并深入解读了《清华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规定》、《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学术指导职责参考指南》以及《清华大学教学责任事故处理规定》等核心文件。培训旨在帮助导师们明确自身职责边界,将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
培训内容重点强调了指导教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核心角色。会议指出,一名合格的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做到“学高为师”,更应恪守师德师风,做到“身正为范”。导师的职责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落实“导学思政”,深度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招生选拔、课程学习、论文选题、研究实践、学位申请等各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把关;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主动关心研究生的身心健康与职业发展。
结合《博士生导师学术指导职责参考指南》,培训进一步阐述了导师在学术指导中的具体定位与专业职责,强调应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会议也严肃重申了《教学责任事故处理规定》中的相关要求,明确了教学与指导活动中的责任红线,引导导师们警钟长鸣,共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优良的学风。
本次专题培训是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响应学校关于加强指导教师研修号召、落实院系层面培训责任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次学习交流,与会导师们对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反思和改进指导方法,努力提升指导水平,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教学相长”,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心理学人才贡献力量。